<aside> 📌 【產品背景】

aifian 是設計給金融小白和小資族的金融服務媒合平台 App。平台透過聊天機器人和小程序等形式,收集使用者包含身份、工作、行為偏好等各方面的個人數據,再運用 AI 演算法和合規系統,即時推薦其合適的金融商品,並在成交後將金融機構給予的佣金以現金回饋的形式分享給使用者,打造三方共贏的金融忠誠計畫。

【個人貢獻】

筆者任職期間為 2019~2020 年,為當時產品部門僅有的 1 位產品經理,負責 12 萬用戶之 aifian App 改版專案,需要定義產品功能,梳理開發邏輯和使用流程,規劃並執行 QA 測試,確保設計和開發團隊正確理解產品需求。

【作品說明】

下方產品需求規劃書(PRD)以 aifian App 的**「Shot 發票收集器」**功能為例,分享筆者的產品規劃思路。其中產品實作細節部分屬於商業機密,不便展示,僅擷取重要概念重寫並簡化此文件。

</aside>

<aside> 📖 文件目錄

<aside> 🔙 點此返回主頁:Sharon Lin 林怡瑄

</aside>

</aside>

1. 編輯紀錄

[回目錄]

編輯紀錄

2. 產品目標

[回目錄]

為實現「使用者提供資料 → 取得媒合服務 → 獲得現金回饋」的商業模式,aifian 透過實名驗證、發薪日貸款(Payday Loan)等功能取得多方面的個人數據,不斷優化媒合演算法。其中,金融領域的個人數據以「日常消費」類型為大宗,並且考量到臺灣財政部積極推廣電子發票無紙化,因此決定開發可以串接雲端發票資料庫的**「發票收集器」**功能,以期達成下列目標:

  1. 蒐集更多使用者數據,例如:消費紀錄、載具歸戶(持卡)狀態,優化使用者的 360 度視圖
  2. 提升使用者黏著度和留存率,吸引使用者不斷打開 App,解決金融服務低頻的先天劣勢。

<aside> 💡 什麼是統一發票?

在臺灣,列有開立者的營利機構統一編號的消費收據叫做「統一發票」。為了防止營利機構逃漏稅,鼓勵消費者到合法報稅的商家消費,財政部每兩個月會開獎一次,搖出可供兌獎的兌獎號碼,中獎者可領取新台幣 $200 元到 $1,000 萬元的獎金。

</aside>

3. 需求說明

[回目錄]

透過競品研究了解臺灣市場「發票存摺」產品的全貌,歸納出三大類功能,再考量商業與產品策略,確認產品定位方向,針對需要的功能做優先級排定與規劃。

3-1. 競品研究:需求歸納

市面上常見的發票工具 App 以「發票存摺」、「電子載具」、「發票對獎」三大功能為主,僅少數有「變現」的功能,且用戶所得皆為平台代幣,無法直接兌現,顯示消費數據變現的市場需求已逐漸成形,但尚未被滿足

重要競品研究(以 2019 研究當時為準)

※ 註一:點擊「App 名稱」展開內容,可見各 App 詳細的功能概況(Feature Map)。